在短暂的岁月里,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安然地死在壮年?还是谨遵医嘱,平平淡淡甚至有些痛苦地过完漫长一生?哥相信各位的说辞都不一样,这取决于我们的个人经历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可能还有mbti。所以,关于“女子患红斑狼疮赴瑞士安乐死”这事,大家有异议很正常。上海姑娘沙白,今年43岁,海归回国当了托福老师,薪资不菲,之后创业也赚了不少钱。她会钢琴、拳击、街舞、潜水、跳伞……热爱旅行,足迹遍布40多个国家。她体验了很多人可能一生都没机会接触的东西,但同时也为之付出了“代价”。20岁时,沙白被诊断出红斑狼疮,她几乎从未遵循医嘱,而是更注重眼下的精彩。那是一种被称为“不死的癌症”的慢性病,23年来一开始疼痛就生不如死,到今年为止她已经发病7次,导致了肾衰竭,每周需要进行三次、每次五到六小时的肾透析。她说:我要美,要自由,要一切,也愿意为此承担代价。她说:我宁可少活40年,也要享受阳光、沙滩,享受美好的身材给我带来的各种男性的爱慕、爱情和自由,如果我不能再晒太阳,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?于是,她在得到了许多人的爱的同时,也如自己所愿,过了极好的一生。确定没有康复可能后,她买了一张去瑞士的单程票,决定在父亲的陪同下,安然赴死。她用视频记录了在人世的最后几天,也回答了一些网友的疑惑:20多年对狼疮的态度,为什么不选择换肾,以及她对父母并不亏欠。在“告别视频”里,她展示了要带走的三样东西:好友送的项链,自己合写的书,还有爸爸送的围巾。在她的视频里,能明显地感受到她与父亲之间流动着爱。对于女儿的决定,78岁的老父亲花了很长时间去接受,但他最终还是选择支持沙白,就像过去的40年那样:“去吧,我们去吧,爸爸爱你,支持你,确实没有必要承受这种无谓的痛苦。”10月24日下午,在沙白最新的一条视频号“爸爸和我的最后一个视频”里,老父亲虽然面带微笑,却仍能看到哭红的眼睛。在对沙白故事的叙述中,哥尽可能保持了理性和克制,虽不能感同身受,但也尊重祝福。毕竟这是一个成年女性对自己生命有过透彻的思考后,作出的选择。“不能只看生命的长度,而要看它的状态。从我出生到现在,这就是我最想要的人生状态,即使让我重新来过,也不可能比这一遍活得更好。”有人欣赏她掌握了生命的主动权,活得极好,死得痛快;也有人抗拒对她选择的歌颂(沙白自己在视频里也说,她只是个例,不推荐他人效仿)。有医生看到她不遵医嘱病情恶化皱紧眉头,有狼友看到“赖活不如好死”的评论感觉被贬低。有人受不了拘束潇洒离开,有人为了亲友与病魔斗争,两者都需要勇气,没有孰高孰低。有人更注重生命的质量,有人更贪恋活着的感受,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,都无可指摘。选择短暂的灿烂,还是长久的微光,就像朱砂痣和白月光,只在个人。
很羡慕沙白的一点是,她做到了哥曾说的:别无选择时,我希望自己能选安乐死。——这是我19年写台湾名嘴傅达仁去瑞士安乐死的推送标题,至今这个想法还未改变。与其在医院插满管子痛苦死去,还不如在这之前交代好后事,然后安详离开。像傅达仁老爷子一般,在家人的陪伴中体面告别,不惊不惧不犹豫,何其潇洒。那篇推送下,最高赞的评论来自一名癌症患者,她希望病人能有自己选择生与死的权利。也有不少病人家属留言,就算病人在病痛折磨中让家人拔管,也没有人能下得去手。“如果我已经没有活下去的尊严,请让我拥有结束这一切的尊严。”在沙白参考的“攻略”里,可以看到去瑞士安乐死的要求非常严苛。寿命不足半年,或者疼痛到达某个标准,还需要附上医学报告、治疗证明、牙齿CT等等。听上去离谱的要求背后,是过往不知多少的悲剧和纠纷。举个例子,哪怕在制度相对健全、允许安乐死的荷兰,2010年的数据是,实施的3200次“安乐死”中,约有72%涉嫌“故意杀人”。法律需要进一步完善,科技需要进一步发展,医疗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健全。目前看来道阻且长,不过哥依然在情理上支持它,希望我们能借此获得真正的自由。老父亲瘫在病床上,心电图已经趋近直线,三个儿子发现只要说出坏消息,老父亲的心率就会因为操心而“滴滴滴”动起来。为了留住他,儿子们说了无数个坏消息,到最后一个坏消息都没了。老父亲的心电图突然响了起来:那就不要留!时光一过不再有~或许,重要的不是留不留,而是自己对这一生时光的选择取舍。如果过去的岁月在TA眼中都是彩色的,那就算头像黑白了,也没关系。